讲座报告主题:基于单粒子级上转换成像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解析复杂复合材料中的上转换发光相
专家姓名:李秀完
日期:2025-04-22 时间:09:00
地点:材料学院304报告厅
主办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讲简介:李秀完教授是韩国鲜文大学(Sun Moon University)的荣誉退休教授,现任 IUMRS 会议委员会主席、ISO/TC107(金属与无机覆盖层技术委员会)主席。他曾任韩国材料研究学会(MRS-Korea)会长(2010)、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盟(IUMRS)主席(2017-2018 )。李教授于 1986 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获得材料工程博士学位,博士后期间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从事先进结构陶瓷磨损图谱开发研究。1993 年加入韩国鲜文大学任助理教授,2000 年晋升为正教授。1999 年受聘为日本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所(ISIR)客座教授;2000 年与日本长冈技术科学大学石崎幸三教授达成实验室间学生交换与科研合作协议;2009-2013 年主导韩国鲜文大学、日本长冈技术科学大学与中国武汉理工大学的 A3 预见计划;2010-2020 年与大阪大学共同开展全球研究实验室(GRL)项目。他曾组织 1995 年首届韩美摩擦学国际研讨会,担任 1997 年第二届韩日等离子体涂层技术研讨会秘书处成员;2000-2025 年开创并已举办二十三届生态材料设计与工艺国际研讨会(ISEPD),并计划于 2026 年 1 月在中国武汉举办第二十四届会议。李教授发表 SCI论文 300 余篇,主导制定 7 项 ISO 国际标准。研究专长:通过赛隆陶瓷(Sialon Ceramics)微观结构设计实现高导热、高透明等多功能特性;利用纳米晶氧化物陶瓷粉体开发光催化剂;以及 Ni-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电镀技术。
主讲内容简介:基质晶格的晶体结构与相稳定性对上转换现象的高效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在稳定的基质中,镧系元素掺杂通常不会改变基质本身的晶体结构。然而,当镧系元素掺杂导致体系发生显著相变并形成多相共存时,如何准确识别上转换发光相仍是一大挑战。本研究通过微波水热法尝试合成镧系掺杂的NiMoO4时,制备出MoO3/Yb2Mo4O15/NiMoO4微纳复合上转换荧光粉。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与单粒子水平上转换成像技术,系统阐明了复合材料中各相的稳定性及其上转换发光特性。通过980 nm激发下的单粒子水平成像,首次以超高分辨率实现了复合材料内发光与非发光区域的精准区分,从而确定Yb2Mo4O15是该体系中唯一的上转换发光相。DFT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相较于其他镧系掺杂相,Yb2Mo4O15在热力学上具有更显著的优势。这一综合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复合材料上转换发光机制的理解,还为精准调控材料光学性能提供了新思路,在生物成像、传感及光子学等需精确控制光发射的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欢迎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