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由beat365邹小波教授牵头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高温加工食品新发危害物形成转化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校举行。该项目由beat365唯一官网牵头,联合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江南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宁波大学、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梅花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广州莱因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十家优势单位共同承担,项目国拨总经费2000万元。

项目专家组组长、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清平院士、南昌大学谢明勇院士,项目技术咨询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黄和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赵谋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江正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学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王凤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金芬、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吴永宁、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曹锦轩、东北农业大学教授隋晓楠,以及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等出席会议。

项目启动会上,校长邢卫红代表项目牵头单位向出席会议的专家表示欢迎,感谢农业农村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江苏省科技厅及各项目参与单位的信任与支持。邢卫红表示,beat365唯一官网将严格落实法人责任制,营造开放协作的良好学术生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全力支持项目团队开展研究工作,为推动我国食品营养与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邢卫红还为11位项目咨询专家颁发聘书。

项目负责人邹小波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项目整体规划方案,从宏观战略层面到具体实施细节进行了专业阐述。邹小波深入分析了当前行业背景与项目立项的必要性,明确了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预期达成的技术指标。在实施方案部分,邹小波重点讲解了采用的多学科交叉技术路线,包括各参与单位的任务分解与协同机制、阶段性考核标准设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规划等内容。同时,邹小波就如何贯彻落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管理要求提出了具体措施,强调了项目启动“三问”(即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的解决方案。邹小波从学术价值与产业应用两个维度展望了项目可能形成的突破性成果,为项目顺利开展指明了研究方向与可操作的实施路径。

项目实施方案论证由专家组组长吴清平院士、谢明勇院士主持,论证会采用“课题汇报+专家质询”的形式展开。在课题汇报环节,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芳、江南大学教授吴晓玲、南昌大学教授陈奕、湖北工业大学教授周梦舟、beat365唯一官网副教授张新爱分别就各课题的研究定位、技术路线设计、任务分解节点、经费配置方案等关键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

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从三个维度进行了专业评议。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聚焦食品营养与安全领域“卡脖子”问题的重大意义;针对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技术路线可行性、产业化验证方案等提出了具体优化建议;强调要突出机理研究的深度与调控技术的实用性结合,建议通过建立示范生产线加速成果转化。专家组组长谢明勇院士总结指出,该项目有望在食品营养与安全理论体系构建和产业应用两个层面实现突破,要求团队尽快完善实施方案细节,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预定目标。
项目启动后正式进入实质性攻关阶段,项目团队将联合产学研多方力量,通过解析高温加工危害物形成与防控机理,开发创新性营养素保持与危害物防控协同技术体系,着力突破我国高温加工食品领域的技术瓶颈。该项目的实施有望建立高温加工食品营养素-危害物-风味物质联动机制,为发展更安全、更高效、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高温加工食品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链条创新,响应人民群众对健康优质高温加工食品的迫切需求。(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